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为公司师生做学术报告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8-03-29浏览次数:634


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为公司师生做学术报告

 

2018年3月23日上午,应bat365登录入口邀请,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在教学6号楼204教室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《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若干问题》的专题学术报告。此次报告由公司何玉红教授主持,bat365尚季芳教授、李晓英教授、潘春辉教授、郑峰副教授、张连银副教授、杨芳副教授以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等6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。

报告以反思学术界关于魏晋“儒学衰落说”展开,楼劲研究员首先提出一个问题: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隋唐佛学、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这样的阶段性概括是否合理?对此,他从历史学角度出发,通过大量史实和记载,从“常识化”、经学新本、儒释道关系及政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,分析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基本态势,回应了“儒学衰落说”这一命题。


楼劲研究员指出,魏晋以来儒学经典文本的减少,各家争立官学波澜的渐息不能作为儒学衰落的证据。这些现象反而表明儒学开始变成一种政治和生活的基本知识,成为解释其他知识的知识,他称之为“常识化”。因此,“常识化”自然不是儒学衰落的证据,而是儒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。楼劲研究员认为,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均是经学和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今文经学衰落不等于经学衰落,尤其不等于儒学衰落。今文经学的衰落意味的只是官方学问的转折变迁,是古文经学的兴盛并占据官方主导地位。而“玄学兴起与儒学衰落”这一观点也是对魏晋以来思想发展的误解。严格说来,玄学可以说是儒学和道学适应魏晋以来形势的一种交融发展形态。楼劲研究员最后提出,魏晋以来的“法律儒家化”包括政治和制度的儒家化过程,决不能以儒学“衰落”视之,而只能解释为儒学作用和影响的扩展,是儒学发展具有强劲动力和深厚基础的表现,同时也是儒学的政治、社会影响自此进入更高水平的表现。

最后,楼老师结合自身治史经验,鼓励同学们在研究中要有质疑精神,打破思维定势的蕃蓠,关注史学研究中的真正重要的问题,通过扎实研究实质性地推动历史认识的进步。